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铁路职工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1:28:20  浏览:996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铁路职工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铁道部


铁路职工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1984年12月25日,铁道部

总 则
第1条 为保护职工在铁路运输、基本建设和工业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杜绝重大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大力减少职工伤亡人数,搞好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完成或超额完成运输生产任务,提高经济效益,用经济办法管理、促进职工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铁路局、工程公司、勘测设计公司,部属各工厂,通信信号公司。
上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做到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健全,管理完善;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除事故隐患,积极改善劳动条件;防止职工伤亡事故,减少职工伤亡人数。
对于在安全生产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按本办法规定,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不关心职工劳动安全与健康,不重视安全生产;企业管理混乱,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职工劳动纪律松驰,事故隐患严重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从而导致发生职工伤亡事故的单位实行经济罚款。对事故责任者及与事故有关的领导人,要按规定,分别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实行职工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要贯彻加强法制,做到赏罚严明。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把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奖惩与行政处罚结合起来进行。

奖 励
第3条 各铁路局、工程公司、勘测设计公司,部属各工厂,通信信号公司,凡在安全生产上取得显著成绩,并达到了下列条件的,由各单位以文电报部,由部评定后给予表彰和奖励。各受奖单位的奖金分配原则,应该是奖励在安全生产上做出贡献的单位和职工个人,不得平均分配。
一、十万人以下的铁路局(不含十万人),全局连续四个月消灭职工死亡事故的;十万人以上的铁路局,全局连续三个月消灭职工死亡事故的;二十万人以上的铁路局,全局连续二个月消灭职工死亡事故的,由铁道部分别给予通报表彰,并按全局职工总人数每人平均一元发给奖金。
二、工程公司连续六个月消灭职工死亡事故,由铁道部给予通报表彰,并按全公司职工总人数每人平均一元发给奖金。
三、部属工厂、通信信号公司、勘测设计公司,凡全年消灭职工死亡、重伤事故;且轻伤事故千人负伤率,部属工厂和通信信号公司分别在千分之二以下,勘测设计公司在千分之一以下的,由铁道部给予通报表彰,并按各单位职工总人数每人平均一元发给奖金。

惩 罚
第4条 各铁路局、工程公司、勘测设计公司,部属工厂,通信信号公司,发生职工伤亡事故时,按下列规定,对事故单位实行经济罚款。
一、对事故单位的经济罚款规定
1、发生一次五人以上负伤事故的单位,处以经济罚款五千元至一万元。
2、发生一次三人以上重伤事故或一次一至二人死亡事故的单位,处以经济罚款一万元至三万元。
3、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重大伤亡事故的单位,处以经济罚款五万元至十万元。
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要严格按铁道部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五日(82)铁人字1068号文件转发《国务院关于发布〈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通知》及公布《〈企业职工奖惩条例〉铁路实施办法》的通知规定办理,并正确及时地做好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与结案处理工作。

附 则
第5条 奖励费用支付和职工伤亡事故罚款收缴,分别按铁道部命令和部劳动人事局代部签发的职工伤亡事故罚款通知书等规定,分别办理。
1、用于各铁路局、通信信号公司、郑州装卸机械厂的奖励费和对上述事故单位的经济罚款,由部财务局负责按时拨付与收缴。事故罚款可每半年结算收缴一次(部属工厂、通信信号公司,每年结算一次)。
2、用于工程公司和勘测设计公司的奖励费用和对上述公司的事故经济罚款,分别由部、基建总局、工程指挥部负责拨付与收缴。
3.用于部属工厂的奖励费用和对上述事故单位的经济罚款,分别由部工业、基建总局、工务局、物资管理局等单位按所属关系按时拨付与收缴。
第6条 职工安全生产奖励费用,在职工奖励基金项下支付,属于职工伤亡事故的罚款支出,应由企业自有资金(如企业基金、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分成、职工奖励基金等)项下支出,并由收缴单位并入有关科目,以用于安全奖励、劳动保护宣教和改善劳动条件。
第7条 因发生职工伤亡事故被罚款的单位,要按规定时间及时上缴,不得拒付,不得摊列生产成本。
第8条 部劳动人事局,基建,工业总局,物资管理局,工务局和工程指挥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情况的掌握与管理,认真进行考核。对于弄虚作假,隐瞒事故,虚报成绩,骗取荣誉和奖金的单位,一经查出,除追回奖金外,并处以相等的罚款,还要追究有关单位领导人和当事人的责任,并从严予以处理。
第9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实行。
(铁路职工伤亡事故罚款通知书式样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颁发《海洋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

国家海洋局 劳动部


关于颁发《海洋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
1994年1月5日,国家海洋局 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海洋局(处)、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总参谋部军务部,国家海洋局直属各单位:
按照劳动部《关于修订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工作的意见》(劳培字〔1989〕33号)和《关于修订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补充意见》(劳培字〔1991〕6号)文件,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所列海洋行业工种范围,制定了海洋行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业经审定,现颁发实施。
目 录
工 种 名 称 等 级 线
1.海洋水文气象观测工 初、中、高
2.海洋化学分析工 初、中、高
3.海洋生物调查工 初、中、高
4.海洋地质调查工 初、中、高
5.海洋监测监视工 初、中、高
6.海洋资料浮标岸站工 初、中、高
7.海洋资料浮标工 初、中、高
8.船舶测报工 初、中、高
9.导航设备工 初、中、高
10.海洋水文气象填图员 初、中、高
11.海洋气象卫星接收员 初、中
12.功能膜制作工 初、中、高
13.功能膜性能测试工 初、中、高
14.功能膜性能装调工 初、中、高
15.特种电极制作工 初、中、高
16.烫网工 初、中、高
17.组件制作工 初、中、高




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铁岭市商业步行街管理办法》的通知

辽宁省铁岭市人民政府


铁岭市人民政府文件

铁政发[2005] 28 号

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铁岭市商业步行街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铁岭市商业步行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五年七月八日



铁岭市商业步行街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市商业步行街的管理,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根据省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商业步行街(以下简称步行街)是指由城市大道和小巷组成的以从事商品贸易为主的专门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禁止机动车通行)。

第三条 步行街沿街各单位和进入步行街内的人员都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步行街管理遵循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和以街养街、有偿服务的原则,逐步建成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商业区。

第五条 步行街管理办公室负责步行街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步行街的环境整洁、卫生保洁、车辆管理、公共设施维护、室外公共活动管理等。

公安、工商、城建、房产、规划、环保、卫生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范围负责步行街区域内有关管理工作,步行街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落实。

第六条 步行街实行封闭管理。除依法执行公务和步行街物业管理组织的物业管理、服务车辆外,未经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均不得擅自进入步行街,不得在步行街内及各出入口停放车辆。

第七条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会同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在出入步行街区域地段设置明显的交通管理标志,并根据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交通管理方案。

第八条 凡在步行街沿街一侧增设台阶、坡道和摊亭、门斗、窗改门及装修建筑立面,在户外设置广告、牌匾、橱窗等,必须经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同意,并到相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第九条 步行街沿街单位应当做到牌匾规范,文明服务,环境优美,建筑立面及橱窗装修应当依照有关规定采用美观、防腐耐用的装饰材料。

第十条 步行街内设施按照步行街管理办公室的统一规定进行维护,景观灯光设施由步行街管理办公室统一设计。

第十一条 在步行街内施工、经营和组织娱乐活动等产生的噪声、粉尘和气体等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不得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

第十二条 在步行街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征得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同意:

(一)举办展览、咨询、文艺表演、体育活动等;

(二)张挂标语、横幅等宣传品;

(三)拍摄商业性影视片。

第十三条 进入步行街内的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不得随地吐痰;

(二)不得践踏绿地;

(三)不得损坏座椅、清洁器具等公共设施;

(四)不得将猫、犬等宠物带入步行街内;

(五)不得随地露宿、流浪乞讨、卜卦算命等;

(六)不得随便堆放物品、焚烧杂物等。

第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分别由主管部门委托的组织或有关部门依照《辽宁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铁岭市旅游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